最新公告:
- ? 中國輻射防護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征文通知(第一輪) 2019-06-14
- ? 關于公布“21世紀初輻射防護論壇”第十七次會議——環境與核能研討會優秀報告名單的通知 2019-06-14
- ? 關于舉辦第四屆全國高校學生課外“核+X”創意大賽活動的通知 2019-05-22
- ? 關于轉發“第十屆國際輻射安全與探測技術研討會(ISORD-10)征文通知(第一輪)”的通知 2019-03-11
科普園地
聯系我們
學會秘書處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學府街102號
郵編:030006
電話:0351-2202048/2202554
Email:csrp@foxmail.com
網址:http://www.debradewolff.com
期刊編輯部
電話:0351-2203446
微信二維碼
公眾溝通
關于舉辦第六屆全國高校學生課外“核+X” 創意大賽活動的通知
2021-04-22
各理事單位、各高校相關單位:
為提高公眾尤其是廣大高校學生的核科學素養,中國輻射防護學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核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于2016年共同發起了全國高校學生課外“核+X”創意大賽,首次面向高校學生開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核科普活動。作為中國核工業“核你在一起”公眾科普開放周系列活動之一,大賽不僅有效激發了在校大學生對核及相關領域研究與探索的興趣和潛能,也帶動了社會公眾客觀、理性地認識核、了解核,拉近了核與公眾的距離,取得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為進一步加強核科學知識的宣傳與推廣,鼓勵高校學生對核與關聯學科學習探索的興趣,積極引導社會公眾正確理性地認識核、了解核,第六屆全國高校學生課外“核+X”創意大賽將在全國高校范圍內舉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全國高校學生課外“核+X”創意大賽是以“鼓勵探索、勇于創新、全民科普”為活動宗旨,以通俗易懂、生動新穎的現代傳播方式,展現核科技發展在能源、環境、生態、經濟、醫學、農學、裝備制造、海洋發展、空間動力、輻照加工等相關領域中的影響與應用以及圍繞有關核的熱點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等內容的創意比賽。是面向全國高校學生的一項具有探索性、科普性、創新性的課外實踐活動。
二、活動組織
1、指導單位:國家能源局、國防科工局、國家核安全局、中國科協
2、發起單位:中國輻射防護學會
3、主辦單位: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4、承辦單位:待定、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
5、大賽組委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蘭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深圳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大學、三峽大學、南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沈陽工程學院、核工業研究生部、國防科技大學、煙臺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
6、省級賽承辦單位:四川省核學會、山東省核學會、湖北省核學會、陜西省核學、湖南省核學會。
三、時間安排
1、大賽啟動會:預計6月初
2、參賽報名:4月22日-5月31日
3、作品準備及高校評審:6月1日-7月31日
4、高校提交作品:8月9日前
5、全國評審及對話活動:9月
6、作品修訂會:12月
四、參賽方式
1、參賽對象:全國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含應屆畢業生。以組隊形式參賽,鼓勵選手跨專業組隊。
2、組隊要求:每組參賽團隊由1-2名指導教師和3-4名學生組成,參賽隊伍至少有1人為核專業學生,團隊總人數不超過5人。
3、報名方式:
(1)已組建高校組委會(或明確賽事負責老師)的學校報名方式如下:登錄www.debradewolff.com網站下載電子版表格,填寫完畢后發送至所在高校賽事負責老師郵箱,報名結束后,由賽事負責老師統一匯總報大賽秘書處,郵件以“學校名+報名表”命名;
(2)暫未組建高校組委會(或未明確賽事負責老師)的學校報名及作品提交方式如下:登錄www.debradewolff.com網站下載電子版表格,填寫完畢后發送至大賽秘書處郵箱:csrp2017@163.com,郵件以“學校名+報名表”命名。
(3)開通省級賽的四川、山東、湖北、陜西、湖南等省份的高校,可以按上述方式報名至大賽秘書處,也可以報名至對應的四川省核學會秘書處、山東省核學會秘書處、湖北省核學會秘書處、陜西省核學會秘書處、湖南省核學會秘書處,參加各省“核+X”大賽,二者選其一。經省級賽評選出的獲獎作品,可以推薦至大賽秘書處參加全國評審。
五、作品內容及形式要求
1、內容要求:作品既可以展現核科技發展對推動能源、生態、環境、經濟、醫學、農學、裝備制造、海洋發展、空間動力、輻照加工等領域的促進作用、探索未來核能發展帶來的變革,也可以結合熱點(如核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或圍繞熱點焦點(如華龍一號、乏燃料后處理、人造太陽等)進行創作,鼓勵從公眾的視角,創作公眾較為關注且看得懂的作品。
2、形式要求:動漫、紀錄短片、DV短片、小電影等微視頻及抖音、VR、設計實驗等,今年鼓勵關注設計實驗,從課堂實驗出發,拓寬創作切入點和形式、內容,創新多樣,采用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核知識。其中,微視頻作品格式須為MP4格式,作品大小一般不超過600MB,片長不超過5分鐘,最好為高清視頻,包含完整的內容情節,視頻中的文字語言應為簡體中文,配音和解說使用普通話。抖音作品要求畫面清晰穩定,無明顯噪音,可配背景音樂,解說聲音與背景音樂效果相匹配,聲音與畫面同步。視頻制作提倡小微成本,有效控制制作過程中的財力投入。作品中引用、征用數據須在作品最后進行來源說明,保證作品數據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3、參賽作品須為原創,保留作品制作的相關素材,供后期審查后進行修改和完善。
六、作品評選環節
1、高校評審:參賽團隊報名后,按規定時間提交參賽作品至所在高校組委會或賽事負責老師,由所在高校按照評審標準進行校內作品評選,最終向大賽秘書處推薦作品參加全國評審,并在校內公示。(校內征集作品數量≤25件,推薦名額為5件,校內征集作品數量>25件,推薦名額為作品數的20%。)
2、省級評審(針對省份:四川、山東、湖北、陜西、湖南):報名參加省級“核+X”大賽的高校,按照評審標準進行校內評選后,推薦作品至各省核學會。經各省核學會評選出的獲獎作品,最終將被推薦至大賽秘書處參加全國評審。
3、全國評審:大賽評委會按照評審標準對各高校、四川省、山東省、湖北省、陜西省、湖南省推薦的作品進行評審,評選出優秀獎、三等獎和一二等獎的入圍作品(其中一、二等獎的評選將安排在“核+X”對話活動現場),評審結果在各高校和有關媒體上公示。
七、作品評審標準
1、科學性:觀點科學,知識準確、內容完整,數據詳實可靠(探索類作品除外);
2、通俗性:化繁雜為簡明,化高深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內容表述通俗易懂;
3、藝術性:編排合理,圖文并茂,色調和諧,畫面流暢,影音協調,觀賞性強且具有藝術感染力;
4、創新性:取材獨到,設計新穎,角度出奇,令人耳目一新。
八、獎項設置
獎項以各參賽團隊為單位頒發,不針對個人。
一等獎2組:獎金1萬元;頒發由院士簽名、中國輻射防護學會蓋章的證書及獎杯;安排參加“核+X”創意大賽對話及參觀活動。
二等獎5組:獎金7千元;頒發由院士簽名、中國輻射防護學會蓋章的證書及獎杯;安排參加“核+X”創意大賽對話及參觀活動。
三等獎43組:頒發由院士簽名、中國輻射防護學會蓋章的證書。
優秀獎若干:頒發由中國輻射防護學會蓋章的證書。
優秀組織獎若干:頒發由中國輻射防護學會蓋章的證書,著重考慮各高校的活動組織、參賽作品的數量、點擊量等方面。
九、注意事項
1、參賽作品應該是參賽團隊的原創作品,未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未公開發表;未參加過或正在參加其他比賽。否則,大賽主辦方將取消其參賽、入圍與獲獎資格,收回獎金、獎品并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2、參賽作品的著作權歸參賽團隊所有,主辦方享有參賽作品的出版、發行、復制、改編、播映、信息網絡傳播、展覽、宣傳、許可使用等權利。
3、所有參賽作品片頭需注明“第六屆全國高校學生課外‘核+X’創意大賽”字樣,并注明參賽高校、參賽作品名稱、參賽團隊等信息。除片頭外,作品中不得出現以上內容。
4、為及時開展作品宣傳工作,所有獲獎作品請在收到修改意見30天內完成修改工作。
5、為進一步提高活動的影響力和參與度,提升活動品牌效應,希望各理事單位、各高校及相關單位充分利用專家資源和高校聯系渠道,以各種有效的方式進行宣傳推廣,發動更多的老師和學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
十、大賽聯系人
1、中國輻射防護學會秘書處
趙 靜 0351-2202554 15135118389
2、四川省核學會秘書處
唐 紅 028-85903919 13550108478
3、山東省核學會秘書處
楊媛媛 0631-7766099 18663186558
4、湖北省核學會秘書處
張軍良 027-81735134 13517229198
5、陜西省核學會秘書處
巫英偉 029-82668648 13992832620
6、湖南省核學會秘書處
姜 靜 0731-87001776 15367313699
附件1:各高校賽事負責老師聯系方式
附件2:報名登記表
附件3:歷屆“核+X”創意大賽參賽作品分類表
中國輻射防護學會
2021年4月22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