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冷卻塔施工方案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7-04 15:38:07
分 享:
雙曲線冷卻塔施工方案需要兩臺機組,共配置兩座雙曲線鋼筋混凝土自然通風冷卻塔,塔高85m,淋水面積為3000m2,進風口標高5.8m,半徑31.476m,壁厚500mm;喉部標高68m,半徑17.9m,壁厚140mm;環基半徑34.315m,底標高-2.5m,倒T型基礎,底寬度4.5m。具體的施工流程主要的施工順序如下:
土方開挖→地基處理→: 環基施工→池壁→人字柱→筒壁→:
杯口基礎及中部豎井→池底板→淋水構件預制
淋水構件吊裝→淋水填料安裝→竣工清理
土方開挖:施工降水采用輕型井點降水,輔助明溝排水。土方開挖機械選用反鏟式挖掘機,并用自卸汽車將土運至棄土場。土方采用大面積開挖,邊坡系數一般為1:1,先用挖掘機開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以上30cm處,余土采用人工清基,確保不擾動原土層。在水塔基坑外側留設兩條施工坡道,作為土方運輸及基礎施工材料的進出通道。
毛石地基處理:經地基驗槽結束后方可進行毛石地基施工。砌筑石材須質地堅實,無風化剝落和裂紋。經實驗室試驗強度合格后方可砌筑。石塊表面泥垢、水銹等雜質,砌筑前應清除干凈。采用鋪漿法砌筑,控制好砂漿稠度,隨氣候變化調整。嚴格控制砂漿標號,既應防止浪費,又要保證砌筑質量。軸線偏差小于20mm,標高偏差在±25mm之間,厚度偏差小于30mm。
土方回填:采用素土回填,蛙式打夯機分層夯實,基礎邊角處及打夯機打不到的地方用人工夯進行夯實。每填完一層,做一次試驗,壓實系數、干容重、含水率均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回填下一層。機械夯回填每30cm一層,人工夯回填每20cm一層。
環基施工:環基鋼筋為空間網狀布置,沿底板間隔布置架立鋼筋網片將鋼筋骨架連成一個整體。綁扎時先綁扎下層環向及徑向鋼筋,再綁池壁連接筋,然后架立鋼筋網片,綁扎側面及頂面主筋。模板以定型標準鋼模板為主,木模為輔,為防止漏漿模板間可加海綿條。砼施工采用兩輛泵車同時澆灌方案,豎向不留施工縫,環向與池壁交接處做成凸形施工縫?;炷翝沧⑼昙皶r覆蓋草苞并澆水養護。
池壁施工:池壁施工施工前搭設環梁排架,然后綁扎環向鋼筋。模板用對銷螺栓及圍檁加固。砼采用泵車分層澆灌,每段內不留豎向和水平施工縫??紤]到淋水構件的吊裝,在冷卻塔的一側留出4.5m通道,待淋水構件吊裝完畢,再施工此處的池壁。 水池底板施工:按設計要求將池底板分格,分格縫內預設止水帶。墊層表面應平整光滑,待墊層干燥后施工防水層。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保護防水層及保護鋼筋網片,每格用泵車一次澆灌完成,隨澆隨抹,一次壓光成型,或根據設計要求抹防水砂漿,池底伸縮縫應在池底板施工完后立即進行處理。
杯口基礎施工及中部豎井:杯口基礎內模用木模包鐵皮的杯口芯子,制作一批周轉使用。每個基礎一角預埋φ14的吊環,為淋水構件吊裝拉纜風用;先施工彎管部分,彎管以上按照牛腿標高分兩次施工。施工縫內插止水鐵片,由于井壁為圓形,模板用P10系列普通鋼模拼接。
人字柱施工方案:采用一次支模分組對稱現澆方案。該部分施工前編制詳細的作業指導書,所有計算經審核批準后再進行施工。
筒壁施工:雙曲線冷卻塔筒壁施工采用SC200/200D型垂直升降機、YDQ26×25-7液壓頂升平橋和附著式三角架翻模法。垂直升降機中部與雙曲線冷卻塔中部重合,主要負責筒壁施工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垂直運輸,以及施工人員的上下,液壓頂升平橋作為水平運輸通道。
雙曲線冷卻塔在施工過程中每施工一節,均需要進行中部找正和半徑測量,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前先作出模板分節圖,內模半徑的計算應準確,模板分節圖經審核批準后方可進行筒壁的施工。筒壁中部找正使用天地儀,中部找正時,天地儀中部和水塔中部三者應在同一中部,在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三者中部點是否相符。筒壁半徑測量由專人負責,半徑控制采用四把計量檢驗合格的50m的鋼卷尺配拉力器拉斜半徑控制,測量時拉力應均勻并保持同一平面,以減少測量誤差,中部器每兩節升高一次,不得隨意變化。